🌐
大家對於巴黎的印象應該是個浪漫之都,但實際待過的人說:巴黎有“浪”也有“慢”,就是沒有浪漫!
這集就讓SW帶我們了解法國巴黎真實的樣貌以及巴黎音樂學院的經歷吧
真心很佩服出國學音樂的人啊!學音樂辛苦、留學生更辛苦!
🍻
這次喝的酒有:
伊凡莫集團.法鬥系列 ㄧ 梅洛紅酒(French Dog - Merlot)
1664可倫堡 一 白啤酒 (Kronenbourg 1664 ㄧ WHITE BEER)
法國白朗峰 ㄧ 金啤酒(Brasserie Du Mont Blanc - La Blonde)
🍻
你有沒有去過法國?有沒有偏愛的法國酒類或景點呢?
歡迎跟我們分享你有關法國的經驗吧
來賓資訊 :
SW 比利時啤酒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chill_life_real_life_/
SW 攝影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sw_aparis/
歡迎到我們IG、FB看更多圖文介紹
IG:https://www.instagram.com/travelwithalcohol/
FB:https://www.facebook.com/alcoholtravel
📝
圖1 : 法國巴黎的刻板印象是浪漫
圖2 : SW去法國是學音樂ㄧ主修低音大提琴
圖3 : 法語檢定分級
圖4 : 法國人的辦事效率不高,這是浪慢的慢
圖5 : SW在巴黎留學期間剛好遇到2015年的巴黎11.13恐攻事件
圖6 : 法國人的開放態度,是艾蜜莉在巴黎一劇中最真實的部分
圖7 : 法國人的打招呼是親吻臉頰(或臉頰碰臉頰),法國北中南區的習慣也不大一樣,但對外國人就不必要這樣
圖8 : 巴黎人確實也是以天龍人自居,相對法國其他地區的人高傲
圖9 : 喬瓦尼·博泰西尼(Giovanni Bottesini)是一位義大利的低音提琴家、指揮家以及作曲家。後世稱博泰西尼為「低音提琴界的帕格尼尼」。
💡
除了介紹各地歷史與酒類文化之外,還會帶點酒類知識給大家歐
拿好你的酒杯,我們出發囉
📑
Spotify、KKBOX、Google podcast、Apple podcast都可以搜尋到我們的節目歐
⛔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未滿十八歲請勿飲酒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8apb6st3zv09116p94ug87/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