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30, 2020
諸位同學,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有一次,我到一所中學去演講,演講完以後,學校主持的老師講了一段話。他說:蔡老師講課都是免費的。當他這個話講完以後,就請很多同學分享一下他聽完課有什麼收穫。結果不止一個學生起來講話的時候,他說:當我聽到蔡老師講課是免費的,我很感動!他一邊講都快哽咽了。真的,我從這裡去深刻感受到,年輕人的心其實是很單純又善良。但是我們這個社會又給了他什麼樣的印象?他的父母給他什麼印象?整體社會每個人的行為又給了他一個什麼印象?他才一個初中生,他離踏入社會最起碼還有七、八年以上的時間,在這七、八年以前,他就已經覺得很少有人做事是不求回饋,是希望服務社會。你看,他都還沒步入社會,已經對這個社會有什麼感覺?唯利是圖!
確實我常常問一個小學生的德行比較好,還是一個大學畢業生的德行比較好?諸位同學,你們還懷疑嗎?誰比較好?諸位朋友要冷靜,這個時代有一個現象特別嚴重,顛倒。以前的人人心厚道,當他覺得從他們家門口經過的行人很多,他們都會定一個時間煮好開水,早上煮好,然後趕快放在門口,完全不求回饋請人家喝。而且在做這一件事情的當下,有沒有想要回報?沒有。人心厚道,人情味特別濃厚。所以那時候沒有憂鬱症,那時候自殺率沒有那麼高,幾乎沒有。當人內心可以感受到有很多人在關心我,他有溫暖的感覺,他不會走上這一條路。
一個人走上絕路,請問他的內心狀態是什麼情境?已經是絕望了,已經是萬念俱灰了。那請問一個人萬念俱灰代表有多少個凶手造成?他身旁的親友一堆。我們是不是凶手?可能是。說不定你今天在坐電梯的時候,他剛好心情不好,他一走進來,你又瞪他一眼,又斜眼看他,很冷漠。他突然間覺得這個社會實在是太黑暗了。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冷漠那種無形的殺傷力,會讓人慢慢覺得人與人當中很沒有人情味,人與人當中沒有互助互愛的一種存心。
在日本有個博士叫江本勝,他做了個實驗,他拿水來做實驗,今天同樣來源的水,第一杯、第二杯。他對第一杯水是不斷的稱讚它,說這一杯水讓我解渴,這一杯水滋潤我的生命,我非常感謝這杯水;另外這一杯水是罵它,你怎麼這麼難喝,我討厭你,我恨死你了,這是對第二杯水。對它們講完話以後,就把這兩杯水到高倍顯微鏡下做實驗。第一杯水結晶得很漂亮,水是六角形,相當的美麗。那第二杯水是罵它,它就無法結晶,而且那照片拍出來很有意思,就好像有個小孩被責罵,然後躲在一個小角落的那種照片的樣子。這本書在市面上有在賣,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
你看,我們跟物質是互相在影響。你的意念很善良,你們班的人都很互助互愛,一個新的同學剛走進來,還沒跟你們交談,請問你們有沒有交流了?剛剛我走進來的時候,你們都還沒有跟我講一句話,我已經感受到你們的熱情,所以我就露出燦爛的微笑。我可以感覺到,彼此之間都能夠感受得到。
肉眼不見的部分,其實還非常非常得多。水可以去感受到我們給予的那種態度跟磁場。科學家就很好奇,水可以感受到,那請問其他東西可不可以感受到?在台灣做了一個實驗,拿白米飯做實驗。拿三碗白米飯,第一碗稱讚它,你滋潤了我的生命,讓我可以成長,謝謝它;第二碗飯責罵它,怎麼那麼難吃,我很討厭你,這是第二碗飯;第三碗飯理都不理它。一個禮拜以後,結果出來了,第一碗飯發酵了,有一種淡淡的香味;第二碗飯發臭了,發黑了。諸位同學,第三碗飯呢?第三碗飯比第二碗還要臭、還要黑。
諸位朋友,為什麼?第二碗飯罵它,第三碗沒有罵,是理都沒理它,沒有交流。你看夫妻吵架,床頭吵,床尾還可以合。假如那個老婆說:我懶得跟他吵。她先生可能會氣得吐血。因為有吵的時候,還有把情緒發出來,還有發洩,還有溝通。整個憋住、很冷漠的時候,彼此心理的壓力會更大。所以脾氣暴躁會得心臟病,情緒統統壓抑下來會得癌症,兩個都不好。應該要第一個互相感恩,互相贈與,互相珍惜,互相稱讚,這樣彼此在同樣一個家庭,甚至於團體當中,就會非常的舒服、和樂,彼此成就這一段緣分。所以還是要溝通。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什麼?這個冷漠很有殺傷性。
剛好有一對夫妻,我講完這個飯的事例,她的先生馬上往後退。因為他的兒子坐中間,正在講課,然後他的太太在右邊,這個先生就往後退,伸出他的右手,拍拍他太太的肩膀,然後用眼睛告訴他的太太說:老師在講你。雖然我都沒有看到他任何一個字眼,但是我看到他的眼神都看得懂他的意思。諸位同學,我們復習一下,我們第一節課談到君子要有九思,哪九思?「視思明」,你看到他的動作就要了解他的意思。視思明,聽思聰。我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其實內心很替他緊張,因為我已經想到下一幕會怎麼演了。你們沒有想到下一幕怎麼演?沒想到?沒關係,你們比較沒有經驗,你們還沒結婚,不能怪你們。我就看到這個太太轉過頭來,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但是我在想,這個男士、這位先生到底了不了解他太太瞪那一眼是什麼意思?
諸位朋友,一個人要活得明白容不容易?人家瞪我,我們還搞不清楚。很多的男人,你相不相信,他的太太跟他提出離婚了,他還搞不清楚為什麼要跟他離婚。有沒有?還不少。他太太為什麼瞪他?他太太為什麼跟他生悶氣?他太太假如真的無情,還會陪他來跟孩子一起上課嗎?你看這位先生,太太這麼難得陪他一起來上課,來照顧孩子,從這個點上可不可以推斷的出來,這個太太在家裡的情況?都肯帶孩子一起來學習了,在家一定是很肯付出的人。那你看,這些優點先生都沒有看到,只看到她生悶氣。
我們上次提到,一個人要建立理智要有哪些態度?諸位朋友,你們不要傷了一個人的心。我們學的東西要真正能利益自己的生活,那最重要的是要把學的東西也記在心上。我們從小學學習了十多年,在哪裡學?從在哪學就了解到為什麼一個小學生的德行很可能比大學畢業生還要好。因為我們所學的東西只在哪裡用?在考試卷上用。而不是真正學了以後放在心上,時時落實在自己處事待人接物之中。
我們都常常想要多多幫助別人,服務別人,這句話有沒有學過?你們一定學過一句話,叫為人民服務,學過沒有?看過幾遍?還要用計算機算才算得出來,手指頭還算不出來。那請問這樣的態度,我們什麼時候提起?所以學問在哪?無時無刻當中能用出來,這叫學問。我們滿口仁義道德,結果看到一張紙屑不撿。假如你的老師滿口仁義道德,在校園裡面的紙屑就那麼一張,然後他不撿,你以後還會不會尊敬他?是!人最佩服的是什麼?是能夠言行一致。當你真正做到言行一致,你的生命將帶給非常多的人震撼,非常多的人成長。
我再問諸位同學,你覺得你要什麼時候才能夠奉獻家庭、奉獻社會?來,掌聲鼓勵一下。每時每刻都在學習,每時每刻都在立身行道,你就給學校、就給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