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s
Account
Search
Maps
YouTube
Play
News
Gmail
Meet
Contacts
Drive
Calendar
Translate
Photos
Duo
Chrome
Shopping
Finance
Docs
Sheets
Slides
Books
Blogger
Hangouts
Keep
Jamboard
Earth
Collections
Arts and Culture
Google Ads
Podcasts
Stadia
More from Google
Sign in
Podcasts
home_filled
Explore shows
list
Subscriptions
add
Add by RSS Feed
Help
Publisher guidelines
Send feedback
open_in_new
Get the Android app
open_in_new
Get the iOS app
Privacy
·
Terms
腫瘤學新知 | Cancer Informer
['mediPr]
Subscribe
Visit website
確診患癌,大多數人都會感到震驚和慌亂。究竟甚麼是癌?為甚麼是我?會醫好嗎?怎樣醫?到哪裡醫?原來,當患者對癌症不認識、不了解,對前面的路無法掌握時,就會產生恐懼、焦慮和無助的情緒。部分患者要麼逃避治療,錯過治癒或控制病情的機會;要麼孤注一擲,藥石亂投,傷了荷包又傷身。 「腫瘤學新知」旨在向公眾提供正確的癌症資訊,包括癌症治療的最新發展、國際指引和臨床試驗等,深願患者知己知彼,常懷希望; 勇對癌關,活出新生命。
Available episodes
Newest first
Oldest first
Jul 30, 2020
《漫談腦癌》 第九集 - 迷思: 用手機會引起腦腫瘤嗎?
常常聽到有人說手機輻射會導致腦腫瘤,到底是否有科學根據?現今世代, 手機已跟我們的日常生活不可分割, 到底我們可以放心使用手機嗎?神經外科專科黃偉基醫生將為你剖析這個迷思
3 min
Jun 29, 2020
《化療不是洪水猛獸》 第三集 - 識飲識食對抗化療副作用──補身篇
市面及坊間流傳各種飲食建議,聲稱對癌症病人有幫助,例如進食營養補充劑、靈芝、超級食物、戒糖、戒口,以致生銅飲食等等,實情又是如何?且聽聽專家意見和講解。
9 min
Jun 15, 2020
《化療不是洪水猛獸》 第二集 - 識飲識食對抗化療副作用──營養篇
做化療好辛苦?會嘔到抱著馬桶?會無晒胃口?會虛弱不堪?這些在電視劇出現的煽情橋段已經過時!癌症同路人學堂,破解坊間對化療的常見誤解!在這場免費健康講座,我們有幸邀請: • 腫瘤科醫生為你拆解化療在癌症治療上的角色 • 腫瘤科醫生和營養師一起講解化療的副作用及其預防與處理方法
10 min
Jun 2, 2020
《化療不是洪水猛獸》 第一集 - 識飲識食對抗化療副作用──胃口篇 | 腫瘤學新知
化療可以帶來的一些副作用,例如食慾不振、噁心作悶、味覺轉變、口腔潰瘍及吞嚥困難等等,都會令病人的胃口大受影響。其實只要調整一下飲食習慣,以及細心選擇食物,可以帶來很大的幫助。
7 min
May 24, 2020
《化療不是洪水猛獸》 第四集 - 預防化療引起的噁心和嘔吐
不同的化療藥物可能產生不同的副作用,當中不少也能引起噁心和嘔吐,對病人可以造成很大困擾,尤其是高風險病人更需要及早預防化療相關的噁心和嘔吐很重,而現時亦有有效的藥物可以帶來幫助。
6 min
May 17, 2020
《化療不是洪水猛獸》 第三集 - 處理化療的副作用
化療期間出現的副作用,如疲倦、過敏反應、脫髮、噁心和嘔吐等等,可能會令病人覺得困擾,專家有很多針對性的措施,可以舒緩不適,如果你有任何不適,謹記告知醫生,也可以聽一聽專家建議的處理方法。
7 min
May 11, 2020
《化療不是洪水猛獸》 第二集 - 拆解化療的迷思
所有藥物或治療都可以帶來副作用,用於癌症的化療亦然,但相關副作用未必如大家所想的嚴重,而且很多時候也有不同的方法,可以幫助病人應對,詳情聽聽醫生的講解。
8 min
May 6, 2020
《化療不是洪水猛獸》 第一集 - 認識化療的真面目
在抗癌治療之中,化療佔有重要的角色,可用於不同期數的癌症,亦可與其他治療配合使用,以達到所需的治療效果。大家多了解和認識化療的種種,有助減少對化療的恐懼,以便作出適當的治療選擇。
9 min
Apr 20, 2020
《漫談腦癌》 第八集 - 腦癌的診斷
如何診斷腦癌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聽聽神經外科專科黃偉基醫生的分享。
4 min
Apr 10, 2020
2019新型冠狀病毒: 癌症患者與腫瘤科醫生須知
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情況下,癌症患者和腫瘤科醫生有甚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是次直播節目由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穎樂醫生與大家分享。2020年4月8日(星期三)晚上七時,與您準時開live!
26 min
Mar 1, 2020
《漫談腦癌》 第七集 - 腦癌外科手術會引起後遺症嗎?
腦部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控制著我們的記憶、思考、語言和肢體活動等功能,一旦腦部出現腫瘤並需要接受外科手術,它的功能會否受到影響?聽聽腦神經外科專科黃偉基醫生怎樣說...
1 min
Feb 23, 2020
《漫談腦癌》 第六集 - 腦癌的外科手術(二)
無論繼發性腦癌還是原發性腦癌,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從病人身上安全地切除腫瘤,而不影響其腦部的正常功能,以及做到微創的效果。傷口越小,患者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就會大大減低
3 min
Feb 17, 2020
《漫談腦癌》 第五集 - 腦癌的外科手術(一)
在清醒的狀態下進行腦科手術?聽起來不可思議,但這些都是腦癌外科手術的進步。
3 min
Jan 29, 2020
《漫談腦癌》 第四集 - 繼發性腦癌
由於技術上的進步,以往被認為是絕症的腦轉移,現在根治的機會已大大提升;即使不能根治,亦可將它控制成長期疾病。目前來說,腦轉移的控制率和治癒率已改善了很多。
3 min
Jan 20, 2020
《漫談腦癌》 第三集 - 腦癌的治療
最常見的星形細胞膠質瘤的特點是會植根腦部深處, 好比樹根深入泥土深處,而泥土就是我們正常的腦組織。
2 min
Jan 17, 2020
《漫談腦癌》 第二集 - 腦癌的症狀
神經外科專科黃偉基醫生將在本集為大家講解腦癌的病徵,特別提醒部分病徵與發展速度與長者的急性腦退化和原發於腦部的淋巴癌很相似,大家要留意了!
2 min
Jan 13, 2020
《漫談腦癌》 第一集 - 腦癌概說
不少人聽見「癌症」就覺得很可怕,若是「腦癌」便更為恐慌, 因為許多韓劇和日劇的主角都死於腦癌。但現今醫學昌明,患上腦癌是否真的那麼絕望呢?一連多集, 神經外科專科黃偉基醫生與您漫談腦癌。 第一集: 「星形細胞」 – 多麽浪漫的名字。其實甚麼是星形細胞? 腦癌有哪些種類? 誰較容易患上?
4 min
Jan 10, 2020
癌症骨轉移 及早用藥保生活質素
本身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陳先生(化名)在大約兩年前因血尿求醫,經檢查後才驚覺患上前列腺癌,並已出現骨轉移。 原來,他早已出現骨痛的情況,卻誤以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引起的骨痛,因而忽略了前列腺癌骨轉移的警號。
5 min
Jan 6, 2020
前列腺癌骨轉移-張伯的故事
「現年八十多歲的張伯(化名)是一名退休醫生。大約一年前,他因為腰背痛而求醫,本以為只是年紀大骨骼退化的問題,萬料不到竟是前列腺癌,並且已經出現骨轉移,病情屬第四期。」
4 min
Jan 1, 2020
前列腺癌骨痛響警號
「骨轉移是指骨骼受到癌細胞侵蝕而變得脆弱,患者會感到骨痛,甚至容易發生骨折。倘脊髓神經受到腫瘤壓迫,患者四肢的活動能力也會受到影響。當這些骨骼相關徵狀一旦出現,儘管仍有辦法處理,但完全復原的機會便相對低了。」
7 min